(12月16日)上午,落户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的杭州汇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对外正式发布了国内首个智慧机器视控开发平台。该平台集机器视觉、深度机器学习和运动控制为一体,为机器人相关产业提供了整套可以进行二次应用开发的平台,打破了目前由国外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垄断。
在这之前,国内使用的智慧机器视控开发平台都来源于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国内几乎没有相关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2010年,毕业于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海归博士周才健带着研发团队回到杭州创业,经过4年多的努力,周博士的团队自主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机器视觉算法库HCvisionLib,该算法库可在多个操作系统平台间进行无缝移植。公司研制的智能视觉软件HCvisionQuick内嵌算法库HCvisionLib,具有视觉定位、几何尺寸测量、产品缺陷检测、OCR识别、视觉跟踪等功能,装载于应用开发平台HCvisionSystem,便于用户进行快速、高效的二次开发。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电子制造、汽车制造、机器人、包装、物流、智能交通、食品、生物、医疗等多个行业。
相较于国际上顶尖的机器视觉系统,汇萃智能的产品不仅在匹配速度、精度、标定等指标上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而且有不少指标实现了超越。如图像匹配率,美国公司产品在88.3%,德国公司在94.1%,而汇萃的产品则达到了97.1%,超越世界一流水平3个百分点;图像中的字符识别率达到98.5%以上,超越世界一流水平1.3个百分点。
此外,汇萃智能的机器视觉控制开发平台尤其擅长在多图形测量、表面检测等方面运用,不仅检测速度快,检测能力也十分强。该平台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在机器视觉领域,拥有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得中国制造在机器视觉领域进入了顶级的国际舞台。
返回顶部
机器人上料技术作为工业自动化的关键环节,通过融合机械、电子、视觉、控制等多学科技术,实现了物料的精准抓取等操作。其复杂性体现在系统集成度高、技术要求严苛以及对多样化生产场景的适应性上。以下从技术组成、工作流程、关键技术及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精确度和效率是衡量一个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各种先进的检测技术不断涌现,其中光谱共焦技术凭借其高精度、无损检测等优势,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项神奇的技术,并通过一个全新的实际案例了解它是如何改变我们的制造方式的。
汇萃智能研发的纸箱热熔胶红外检测机,就像给封箱质量装上了
在食品饮料、日化医药这类对包装有着高度依赖的行业中,产品包装容不得半点马虎,细微瑕疵都仿若隐藏的“雷区”,极易引爆品牌信任危机。一方面,诸如瓶盖密封性不足、标签错位、热熔胶虚粘等隐蔽缺陷,凭借肉眼与常规设备根本难以精准识别;另一方面,反光瓶体、异形包装以及高速运转的产线,又似一道道“难关”,对检测系统的适应性发起了苛刻挑战;再者,检测结果宛如一座“孤岛”,无法与生产系统实现联动,使得工艺优化陷入僵局,难以形成闭环,阻碍着产品质量的持续提升。 汇萃智能基于自研机器视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