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2019年9月19日] 近日,在2019华为全联接大会上,海尔、汇萃、中国移动和华为发布了全球首个智慧工厂“5G+机器视觉”联合解决方案。智能制造、运营商、设备商、应用商强强联合,业界首次实现工业制造环境下云化机器视觉系统与5G+边缘计算的结合,同时也是继今年7月底联合发布全球首个“5G+AI”互联工厂之后取得的阶段性进展,代表着四方在5G智慧工厂领域的探索实践再次前进了一大步。
青岛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技术战略总监刘子力、海尔数字技术服务平台总监刘新文、杭州汇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柔刚、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工业能源产品研发部总经理孟忻、华为云核心网战略与业务发展部总裁&5G确定性网络产业联盟理事长戴继盛出席了发布仪式。刘子力作为代表介绍了“5G+机器视觉”解决方案的架构、部署、优势以及对未来应用前景的展望。
机器视觉检测识别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中,但也存在一些“瓶颈”限制了工业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进一步发展。此次海尔联合中国移动、华为、汇萃共同打造“5G+机器视觉”解决方案,以5G+MEC计算能力为网络基础,选取机器视觉作为上层应用,形成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机器视觉APP部署到MEC,实现了云化控制、算法自优化、企业数据不出园区的安全性保障,并突破传统机器视觉的成本高、效率上限和质量不稳定等瓶颈。算法上云让投资成本大幅节约;高速率、低时延的网络使得检测更灵活,作业效率明显提升;大数据处理与深度学习协同使质量有保障的提升;云化部署让调测、维护、扩展更便捷并让时间大幅缩短。
全球首个智慧工厂“5G+机器视觉”解决方案的发布也为5G+MEC应用在其他场景落地提供了重要参考,可以复制及应用到智慧物流、智慧园区及智慧家庭等领域,成为赋能跨领域、跨平台、跨产业的重要解决方案。海尔、汇萃、中国移动和华为四方将继续深化合作,持续探索创新,在更多智慧工厂场景的开拓上不断前行。
返回顶部
机器人上料技术作为工业自动化的关键环节,通过融合机械、电子、视觉、控制等多学科技术,实现了物料的精准抓取等操作。其复杂性体现在系统集成度高、技术要求严苛以及对多样化生产场景的适应性上。以下从技术组成、工作流程、关键技术及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精确度和效率是衡量一个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各种先进的检测技术不断涌现,其中光谱共焦技术凭借其高精度、无损检测等优势,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项神奇的技术,并通过一个全新的实际案例了解它是如何改变我们的制造方式的。
汇萃智能研发的纸箱热熔胶红外检测机,就像给封箱质量装上了
在食品饮料、日化医药这类对包装有着高度依赖的行业中,产品包装容不得半点马虎,细微瑕疵都仿若隐藏的“雷区”,极易引爆品牌信任危机。一方面,诸如瓶盖密封性不足、标签错位、热熔胶虚粘等隐蔽缺陷,凭借肉眼与常规设备根本难以精准识别;另一方面,反光瓶体、异形包装以及高速运转的产线,又似一道道“难关”,对检测系统的适应性发起了苛刻挑战;再者,检测结果宛如一座“孤岛”,无法与生产系统实现联动,使得工艺优化陷入僵局,难以形成闭环,阻碍着产品质量的持续提升。 汇萃智能基于自研机器视觉平